7月4日下午,国际原子能机构(下称IAEA)总干事格罗西在日本东京正式发布IAEA关于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综合评估报告。格罗西表示:东京电力公司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上述报告称东京电力公司将经处理过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对人类和环境的辐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机构仓促出台报告表示遗憾,中方认为,机构报告不能成为日方排海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4日上午,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问题召开专题记者会。吴江浩表示:回顾两年多来的事件进程,很明显日方是先预设结果,再寻求佐证和背书。日本政府2021年4月就宣布要排海,2022年7月正式推出排海方案,其后又多次强调不会推迟,这些都远早于IAEA完成评估和发布最终报告。也就是说,无论IAEA得出什么结论,日方都已下定决心要排海。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对科学的尊重。
那么,日本核污染水入海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外交部发言人会说 IAEA 的有关报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参加评估工作各方专家的意见,有关结论未能获得各方专家一致认可”?澎湃新闻整理了多位核污染处理专家的相关观点,从四个维度来观察潜在风险。
澎湃新闻记者 蒋馨尔 卫瑶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刘威